在玩具店,有个孩子特别想要一辆玩具车,但是车的价格比较高。
家长对着孩子说:“这辆玩具车太贵了,你能不能挑一个便宜的,这辆贵的我们是不会买的。”男孩有点不情愿,小手依旧不愿意松开那辆玩具车。
就这样僵持了很久,孩子妈妈忍不住过来说“我们说不买就不买。你到底走不走,不走的话,爸爸妈妈就走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落寞的跟爸妈离开了商场。
对孩子说“太贵”
真的不会伤害到孩子吗?
一句“太贵了”,其实对孩子的伤害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
1
孩子表现出来异常的自卑
试想一下,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其实是和他本身所见所闻息息相关的。比如看到周围其他人都有,所以他想要去玩的,想要吃的。
当父母以太贵的理由拒绝孩子之时,他也会思考,我们家是不是非常穷,和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特别明显。
这样的心理长期存在,自然而然也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甚至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2
孩子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为什么很多专家支持一些父母“富养女孩”呢?其实,不管男孩女孩,这里说的“富养”主要就是想让孩子从小见识一些东西,而不会因为别人的小恩小惠就跟着别人走。
如果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曾经以一种所有东西都太贵的状态去面对他们,自然而然孩子内心也会产生一种“我不配得到这么好的东西的想法”。
当孩子既表现出来自卑,又以我不配的状态生活之时,孩子还能从容淡定吗?
3
孩子“节俭”畸形化
其实,很多父母下意识说的“太贵”,主要是想要节俭,不想让孩子养成骄奢的习惯。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太贵”,对于孩子却不会产生正面影响。
长期遭受父母太过严重干扰的孩子,他们会特别地抠门吝啬,这种节俭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节俭模式,而且已经使得节俭畸形化。
试想一下,当孩子长期以一种抠门吝啬的状态生活,自然而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抛开“太贵”
家长怎么应对孩子的需求?
虽然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太贵”,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也并不是让所有家长盲目地满足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如何平衡呢?
1
了解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
“需要”指的是学习生活的必需品,比如书籍、衣服等;“想要”则是喜欢但不一定需要的物品,比如一件功能性重复的玩具、一双价格昂贵的鞋子,或者攀比心理作祟想要的东西等。
无论个人还是家庭,消费结构则要优先满足“需要”,然后才能留出一定比例用于“想要”。对于年级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比如收入和固定支出,他也会进行一定的分析,也有利于他对自己的消费有一个合理期待。
2
制定规则,引导孩子购买适合的
家长们平时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比如帮家里打扫一周的家务等。再比如,可以让孩子一起参加社区的活动,或者有条件的话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亲身体会赚钱的辛苦。
只有孩子真正参与进去了,了解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他们才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从而不随意提出过分的要求,也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3
帮助孩子,做储蓄和消费计划
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储蓄罐。孩子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三个罐子里。第一个罐子里的钱用于日常用品、零食等开销,或购买在超级市场和商店里看到的“必需品”;第二个罐子里的钱用于短期储蓄,为购买心仪已久的玩具或其他等较贵重物品积攒资金;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准备长期存在银行里。
孩子制定储蓄和消费计划需要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但家长要注意,若非孩子自愿,不要强行介入他们制定计划的过程,即使他们的计划幼稚可笑,甚至漏洞百出。家长更不要过度干预,将自己的意志加强给孩子。否则,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很难指望他们自觉地完成这个计划了。
4
突破自己,避免过多抠搜
其实,很多父母对孩子说“太贵”,只是因为自己从小就节俭惯了,不愿意有大的开销。但是偶尔,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一些惊喜,让孩子知道我的需求是被父母放在心里的,是被他们重视的。
只要不让孩子养成过度骄奢的习惯,适当满足孩子的欲望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孩子明明不缺,是虚荣心作祟,父母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耐心解释,杜绝无节制的消费。
来源:佛山教育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集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