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757-82100365
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 通知公告
校园图库
热门推荐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读懂这部法律至关重要 | 家长慧
2022-05-19 阅读次数:2551


民小编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得到了重视与认可。如何学好、用好、推广好《家教法》,让家长依法育儿、科学育儿,我们一起来看朱永新教授在2022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上作的主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教法》)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了。《家教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全国妇联、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9日至15日宣传周期间,以“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为主题,面向广大家庭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


《家教法》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得到了重视与认可。这是适应信息社会的新时代、中国教育与时俱进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于未来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这部《家教法》最重要的意义,是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国家支持家庭教育的责任和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协同育人的责任。今天,我想从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根本任务与主要原则、主要内容与方式方法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学好、用好、推广好这部《家教法》。


01

《家教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


我们知道,自从家庭出现之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家庭一直是教育的“主场”。在子女的教育上,父母和家庭中的老人一直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只有少数人,才能有机会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


随着工业化革命而来的现代学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中断了这样的历程,家庭开始把自己的教育权“让渡”给学校。一方面,是由于父母尤其是母亲就业的大量增加,许多人成为职业女性,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育相对专业化、系统的教育大纲、教科书、班级授课制,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在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是,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在孩子进入学校前的阶段,恰恰是人的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古老的中国民谚,已经被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所验证。在人的成长过程之中,大脑发育成长最快、建立突触联系最密集的时期就是0—7岁这个阶段。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他们的认知风格、个性特征、行为习惯等已经初步建立。


所以,《家教法》把家庭教育界定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并且目前家庭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和责任人,是有着科学的依据的。


《家教法》第14条明确提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第21条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的,应当与被委托人、未成年人保持联系,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也就是说,无论父母是否与孩子居住在一起,无论是否委托他人代为照护孩子,父母都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人。


02

《家教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主要原则


《家教法》对家庭教育的任务、原则、内容和方法等都有充分的论述。《家教法》明确指出,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来看,这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家教法》提出的家庭教育的五项要求,可以视为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只有尊重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许多父母或者超越孩子的发展阶段揠苗助长,或者一直把孩子当作长不大的儿童哄着教养,或者老是用“邻居家的孩子”来攀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这些都是违反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性的表现。


二是要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是人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儿童的内心深处,是渴望平等和尊重的。父母不能够把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不能简单地把孩子当作小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学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家庭事务尽可能多和孩子协商,共同决策,共同遵守家庭规则。要学会保护孩子的隐私权,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被尊重的孩子,才会尊重别人,才会有更健康的人格。


三是要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不能够把家庭办成“第二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应声虫,成为应试教育的加油站。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人格教育,是通过父母自身的榜样的影响,是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是通过吃饭、聚会、旅游、电影等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所以,父母要精心设计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让孩子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教育悄然成长。


四是要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家庭教育不是教育的“孤岛”,而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岛链”。所以,家庭教育要取得好的成效,自然离不开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家教法》第19条明确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其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以,父母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教育生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向老师通报孩子在家庭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某些问题儿童,更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反馈各种信息。有条件的父母,还可以为学校提供各种教育资源,做学校的志愿者。同时,要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经常带孩子到附近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少年宫,走进大自然等。


五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家庭教育是不可能按照事先编好的脚本进行的,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料的变数。不仅仅每个孩子都不相同,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所以,家庭教育的智慧就是尽可能通过“不教之教”去影响和改变孩子。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站在孩子的立场换位思考,帮助他们应对成长的烦恼。如果孩子真正把父母当作朋友,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03

《家教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方法


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家教法》重点强调了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二是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三是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四是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五是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六是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细化和落实,强调了大德、公德和私德的培育,身心健康与习惯养成,强调了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独特性。


《家教法》对于家庭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


第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童年只有一次,陪伴无法替代。亲子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义。我曾经说过,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曾经进行过中国城市家庭教养中的祖辈参与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八成的家庭,是祖辈参与教养的。其中幼儿园前为77.7%,幼儿园期间是72.9%,到小学阶段仍占60.1%,农村祖辈教育更是高达90%以上。应该承认,隔代养育有经验丰富、时间充裕、情感亲近等优势,但也有观念相对落后、方法相对陈旧、边界难以把握等缺点。《家教法》提醒父母亲,父母是儿童成长的首要责任人,陪伴孩子度过短暂的童年,应该是父母的重要使命。即使有隔代抚养,祖辈也不应该替代父母承担责任,而应该发挥辅助、协助作用。


第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的共同责任,父亲和母亲都不能够缺位。在许多中国的传统家庭,往往是“男主外,女主内”,教育的责任主要由母亲承担,许多家庭中父亲教育缺位,成为所谓的“影子父亲”,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家教法》明确提出要发挥父母双方的共同作用。其中第20条还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也就是说,即使是分居和离异家庭,父母双方也应该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第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最本质特点就是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在家庭中,到处是教育的资源,也是教育的契机。父母亲应该抓住各种机会,用生活本身来教育和影响孩子。《家教法》第22条特别对健康合理的家庭生活提出了建议,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


第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教育”。最好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即使是正确的、合理的,也尽可能不要用强制的灌输的方法,不要居高临下,我说你听,更不能家庭暴力、我打你挨。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模仿父母行为的过程。孩子不仅仅复制了父母的遗传基因,也复制了父母的行为特征。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复制品”,首先要求父母自己成为更好的“原型”。在家庭中,父母既要说得对,更要做得好,言行一致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第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容易发生溺爱和严厉两种极端,有的家庭则分别由母亲和父亲担任“白脸”和“红脸”两种不同的角色。爱是教育的底色,也是教育的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爱是有原则的、有智慧的、有底线的。过度的宠爱会让孩子“消化不良”,过度的严苛也会让孩子不堪忍受。在家庭教育中,把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关键在于父母掌握教育的度,智慧地平衡两者的关系。


第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许多可能,但只有少部分人把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教育的目标,不是用同一个标准把本来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孩子变成相同的人、单向度的人,而是让每个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孩子就是种子,每一粒种子都蕴藏着巨大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不是增加种子的可能性,而是尽最大的努力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让树拥有树的挺拔,让花散发花的芬芳。所以,尊重孩子的差异,挖掘孩子的潜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性别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由于父母的年龄、知识、经验、能力等天然的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很难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商量、讨论、交流,而更多是命令、教训、强制甚至责罚。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儿童,或者是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对此具有天然的抵触情绪。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家教法》第二十三条还特别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父母是儿童最初的世界。蒙台梭利说:儿童是成人之父。许多优秀父母的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向孩子学习的过程,孩子是一个个未经雕琢未受污染的个体,他们身上保存着人类最珍贵的品质:好奇好问、纯洁天真、无忧无虑、活泼好动、不惧权威等,怀着敬畏心教育孩子,也就是在教育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家庭教育最好的风景。


第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提示,教育有方,教无定法。关键是父母要真正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不是把家庭教育作为沉重的负担,不是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各种家庭教育的广告所裹挟,既不为孩子能否考上名校、找到好工作而焦虑,也不因为教育的内卷而“躺平”。《家教法》第十八条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有智慧的父母自然能够找到和创造科学的养育方法,享受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享受人生难得的天伦之乐。


《家教法》实施近5个月来,相关部门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社会对于家庭教育资源的需求和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但是总体而言,学法、普法和用法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亟须进一步落实落地。为此,我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建议:


第一,加大家庭教育法的学习力度。《家教法》准确定位了新时期家庭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对于进一步夯实家庭教育责任,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家教法》不仅仅是一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也是一部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读本,值得所有父母和相关人员认真学习。


第二,加强家庭教育法的普及力度。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家庭教育法的解读宣传材料,组织广大家长和相关人员参加家庭教育法的普法培训,提高居民对于家庭教育法的知晓度,引导广大父母依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共育和服务社区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第三,提升家庭教育法的执行力度。近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时,依照家庭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向当事人发出了该院首份《家庭教育令》,督促其切实负起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纠正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当行为,要求其改正教育方式。一部法律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执行力,越来越多涉及家庭教育法的判例,会给更多的父母和有关责任主体以警示,让法律成为硬约束。


第四,夯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家庭教育法明确了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民政、卫生健康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婚姻登记机构、收养登记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责任与义务,构成了一个全社会协同育人、合作育人的教育网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发挥好这个优势,需要我们真正地学好、用好、推广好这部《家教法》,落实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机构的责任,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做好家庭教育任重而道远,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作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我们将带头学法、普法、用法,为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人民教育(点击查看详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首页 | 集团概况 | 党建工作 | 集团荣誉 | 校园快讯 | 校园图库 | 校园视频 | 招生招聘 | 安全教育 | 联系方式
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村尾村
电话:0757-82100365
版权所有©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 粤ICP备19028034号-1 技术支持:佛山网络公司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