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生动形象“爱党、爱国、爱家”教育活动,推进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石湾镇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举办的“朝阳读书”活动,历经征集、筛选、整理和择优,我校最终斩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4名的优异成绩。
本届征文总主题为“爱党爱国爱家”,同学们通过阅读党史国史教育、红色革命作家等文学作品书籍等,深切思考,撰写读书心得体会,作品既有理性深度,也有情感厚度。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奖名单吧!
佳作欣赏
我心目中的小英雄
林峻锋 五(1)班
相信大家都看过《小英雄雨来》,这本书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沉着勇敢的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并和鬼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凭借自己的游泳本领在敌人枪口下巧妙逃生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这本书中最让我触动的是掩护李大叔和勇斗鬼子这两部分。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跑向后院引开鬼子。在鬼子问他李大叔在哪时,机智的雨来十分镇定的回答,这是一种智慧,后来面对鬼子的盘问和利用与来毫不惧怕,他面对凶残的敌人,有着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智慧,这宁死不屈的精神,是源于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正是因为这颗爱国心发出来的光芒指引着小小少年为保家卫国而战,掩隐着后来者走向和平的坦途,激励一代代人不息,奋斗报效祖国!
我非常钦佩勇敢机智的雨来,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今天所以能当家做主,并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因为抗战时期有千千万万个雨来这样的少年,以及无数的革命先辈们,例如毛泽东爷爷、周恩来父爷、朱德爷爷等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
现代有习近平爷爷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奉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还有钟南山爷爷,袁隆平爷爷等等,要是没有钟南山爷爷,中国的新冠病毒疫情没有这么快控制住,要是没有袁隆平爷爷,哪有现在丰衣足食的日子?
读完《小英雄雨来》这本书,我为雨来感到自豪与骄傲,因为雨来这么小,年纪就那么勇敢,面对敌人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上的每一个困难,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建设祖国,报效祖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周年,是为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的100年,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100年,100年来,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们应该为中国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党而倍感自豪,应该为,这样一个伟大的党的百年华诞予真诚的祝贺。(指导老师:郭晓燕)
读《党史》有感
卢昊 五(3)班
暑假,我坐在窗边,桌上摊着一本《党史》,窗外的微风吹拂着窗帘,阳光从窗外打在树上,我感受到了书上的墨香。在安逸的环境下,我理解着先烈的生活。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们都是学生,我们或许体会不到先烈的艰苦生活,但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应当知悉,这些都是先辈们的牺牲所换来的。我们或许体会不到党的艰辛,但中国的一步步崛起,我们的生活一点点富足,让我们知道党对我们人民的好。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党的历史我们必须铭记于心。
1921年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大会,在浙江南湖的游船上 ,那些人,他们在浮浮荡荡的湖水中,坚持着他们的信念,宣布了共产党成立,并在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把中国人民从那水深火热的封建社会拯救出来。可以说共产党的出现,犹如一道圣光般,让即将腐败的中国再一次繁荣昌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其实早在共产党之前,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纲领,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就此结束,但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封建政治纲领,没有一个能够领导革命有力的正党,而我们的共产党做到了,让我们走向幸福生活。
黄昏渐渐到了,我合上面前的书,但共产党的历史,共产党的理念带给我的感动永远不会结束。共产党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艰苦奋斗,是老一辈共产党员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是他们让我们过上的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祖国有用的人。(指导老师:潘飘倩)
读书活动是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红色传统注入青少年的血脉,争做时代新人。
撰稿:蒙作进 初审:扶小庆 终审:刘宁 照片:郭晓燕 编辑:彭金荣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