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第三节课,语文科组魏斐老师在304班上一堂语文常态课,该课的内容为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教导处倪主任和语文科组长李海莲老师推门进班随堂听课。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一粒种子的经历。首先种子长大变成了一棵高大的树,接着大树被农夫砍倒后做成了一辆手推车,后来农夫把手推车变成的旧木料做成了椅子,最后农夫的儿子把椅子拆了锯成木片,拼成了美丽的木地板。课文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告诉人们怎样活着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设计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空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的话题紧紧围绕“那一定会很好”展开,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来展开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出了种子的四次变身以及体会每一次“那一定会很好”的含义。
最后,教师以一棵树的作用作为拓展,让学生积极思考树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更直观感知“那一定会很好”不仅是对于这棵树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们人类也是不可或缺的。
课后,倪主任和科组长李老师依次对此次课堂进行了点评,点出了这堂课的精彩部分,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改进的部分。这次推门听课,既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又能让授课教师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有效地促进了语文科组全体老师的共同进步。
以下是部分照片剪辑:
同学们在认真上课
同学们在积极讨论
任课教师相机指导
小组回答问题
倪主任、李老师进行课后点评
撰稿:魏斐 审稿:李海莲 摄影:李海莲 编辑:招楚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