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757-82100365
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
孩子撒谎事小,找准背后的原因是关键
2021-12-18 阅读次数:3186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有撒谎的习惯,
并为此感到十分焦虑,
“这么点大的孩子就撒谎,
以后会不会骗人,
品行不端?”
其实,
家长不必这样如临大敌。
撒谎,
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撒谎,
就会严厉地训斥、
吓唬孩子,
这是治标不治本的,
找准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
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测试:2岁时,20%的儿童会说谎。3岁时,这一数字达到50%,4岁时接近90%。
这是因为6岁前的孩子,认知能力发展不足,还不能分清想象与现实,对时间、空间、数量、物权等概念都比较模糊,因此经常出现无意识的撒谎行为。
这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认知水平的提高,逐渐得到改善,家长不必为此责难孩子。
而孩子6岁之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思维方式日趋成熟,就会出现有意识、有目的性的撒谎。
谎言,是孩子心声的另一种表达。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情感和需求,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大多数时候,孩子撒谎是为了逃避责罚。比如自己闯祸了,撒谎说是别人干的;考试没考好,谎报自己的分数。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家长平时对待孩子非常严格,尤其是孩子犯错、表现不好的时候,习惯简单粗暴地责罚孩子。
因此,家长需要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在孩子犯错时,不要过于苛责孩子,重点放在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做出弥补上。
让孩子明白,犯错没有那么可怕,他才会有诚实面对错误的勇气。
有时候,孩子撒谎,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得到夸奖。比如撒谎说今天被老师表扬了、家长买来的书都看完了。
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赞,是人之常情。家长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只要认真努力做事,就是最棒的自己。
第三种情况,孩子撒谎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比如在同学面前说自己去过国外、爸爸开很好的车。
这往往是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开始进入“物质敏感期”,对金钱、财富有初步的认识,以及渴望融入同伴之中的心理。
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当在生活中慢慢向孩子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贫富、注重自我努力,培养孩子精神上的富足。
最后一种常见原因,是孩子害怕父母对自己失望。比如一向表现优秀的孩子,遇到了失败和挫折,选择用谎言去掩盖,希望自己一直是父母心中那个最好的孩子。
家长需要用实际的态度和行为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不管你是普通还是优秀,爸爸妈妈都爱你。”让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在孩子撒谎时,许多家长认为应该直接挑明,让孩子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不妥当的。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孩子想出去玩,谎称作业已经写完了。孩子回来后,发现真相的朋友当着一群人的面拿着作业本质问孩子:
“你不是说你写完了吗?整天就会骗人,贪玩得要命!”
孩子站在门口进退两难,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满脸通红,最后冲到房间把房门一摔。
不管什么时候,将孩子置于一种窘迫、难堪的境地,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直接拆穿、逼着孩子承认自己说了谎,不但不会让孩子停止撒谎,反而会产生以下两种坏结果:
二是孩子认了错,但自尊心大受伤害,不利于孩子行为的改正。
如果家长选择委婉地提醒、暗示孩子,则会让孩子对父母的宽容、善意充满感激,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更愿意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钟南山院士也曾透露小时候撒谎的经历,有一次把本应上交学校的伙食费私藏起来,买了零食。
当谎言被拆穿时,他以为父母会将他痛打一顿。没想到,母亲没有过多的责怪,只是对他说:
“南山,你好好想想,你这样骗我们,你到底对不对。”
钟院士后来回忆道:“父母的话,感觉比打我一顿,对我刺激更大。”那天,他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
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上,不留情面地揭穿孩子的谎言,而是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和他站在一起,用启发、提醒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反省和思考。
这样,孩子更有改变的勇气和动力,也增强了对父母的信任。
此外,家长切忌给孩子贴上“撒谎精”、“爱骗人”的标签,这会给孩子造成负面暗示,变得更爱撒谎。
他发现上初二的儿子瞒着他买了个手机,还一直撒谎说是同学的,了解后得知,孩子每天不吃早饭,把早饭钱、平时的零花钱攒起来,攒了一个学期。
平时一向严厉的他,这次却对孩子没有恼怒,而是感到深深的难过和自责。
他忽然反应过来,已经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会再对父母说自己的事情了,也从没听他说过想买手机,宁愿自己饿肚子也不向父母开口。
他忽然发现,原来孩子已经上初二,成为一个小大人了,但是他和儿子的关系却越来越陌生,一直说着工作忙,从没好好和孩子谈谈心、聊聊天,仿佛只是一瞬间,竟错过这么多孩子的成长。
针对孩子撒谎,家长需要做的,不是仅仅解决这个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与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孩子愿意对父母说实话、说心里话。
如果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时,常常被打压、否定、责骂,长此以往,孩子就不敢再对父母诚实、展现真实的自己。
比如,孩子最近学习压力大、作业量多,感叹一句:“唉,上学真累。”
有的家长立刻感到担忧、愤怒,生怕孩子不好好学习,于是把孩子骂一顿:“上学还累?我们上班供你读书不累吗?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能干什么?”
再比如,孩子想要一双价格有点贵的鞋,家长不想买,就批评孩子不该有这样的要求:
“你现在正是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不要这么爱慕虚荣。”
孩子总撒谎,家长要反思平时的沟通方式是否恰当,亲子关系是否良好。
多倾听、少评判,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给予尊重和理解,这样孩子才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
淮安一男子酒驾,遇前方交警,于是与妻子调换座位试图逃避处罚。在接受检查时,坐在后排座的7岁儿子当场揭穿母亲的谎言,告诉交警:“车子是爸爸开的。”
还有的家长,甚至教孩子撒谎,有一次乘坐地铁时,听到前面一位妈妈轻声叮嘱孩子:“一会儿万一有人问,你就说你还不到一米二。”
为了眼前一点小利,却给孩子错误的引导,实在是得不偿失。想改变孩子撒谎的行为,家长要给孩子做好诚实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己总当着孩子面撒谎,不仅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学会撒谎。
比如,有时候家长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就欺骗孩子、对孩子撒谎:
“我们家里也有这个玩具呀,听妈妈话,先回家,回去我给你拿。”
家长在孩子面前,也要重视自己的承诺,言而有信。
来源:中国教育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