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荣获禅城区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浅谈初中区域地理“焦点式探究”教学模式 王哲君 (东方村尾学校)
2019-11-15 阅读次数:2490

摘要:区域认知能力即对地理区域的一种认识、问题的分析和解释能力,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中,运用“焦点式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启发。本文从判定位置,建构认知结构;描述特征,抓住主要因素;多元比较,认识相互联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通过有意向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焦点式探究

一、相关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新课改提出地理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观念。区域认知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培养综合思维与人地观念素养的关键点。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地理中考会考试题都注重对区域地理的考察,区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在学习区域地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区域地理是研究整个地球或行政分区的自然地理(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和人文地理(民族、人种、人口、城市、交通、经济发展等)的地理学科分支,如果按部就班进行传统式教学,从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一一阐述,就会演变成“地理八股”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也有悖于新课改下“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要求。

“焦点式探究”区域地理教学是指以地理区域作为载体,探讨某一区域中突出的地理现象(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分布与形成的一种探究式学习活动。区域的“焦点”定位于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和现象,通过“焦点探究”力求能将区域地理琐碎分散的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对区域“点”(焦点)的探究达成对区域“面”的把握,总体上达成对区域环境特点把握,进而形成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二、“焦点式探究”的教学尝试

具体教学模式可分为:确定焦点、构建认知结构(描述特征、抓主因)、类比差异。

1、结合特色,确定焦点

区域地理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区域特色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何提炼一个特色鲜明又切合区域主干知识的焦点是教师需要用心思考的。一般情况下,区域焦点的确定可以从区域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特色入手,找出最具本质或最具特色的主要特征,确定焦点。

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特征的基础。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根据区域地理中各自然要素的逻辑关系,找出最具本质的主要特征,找出主导因素,由此提出最符合本区域的焦点。例如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中的“西北地区”,该区域深居内陆,加之山岭的阻隔,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大面积的荒漠土,河流流量小,多以内流河为主。由此可见,气候干旱是本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色,可以通过以“干旱”为焦点,整合“高原盆地地形,荒漠草原景观,草原山地牧场,绿洲灌溉农业,防治土地沙化,加速生态建设”等区域主干知识,开展对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学习。

另外,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区域的总体印象,以学生的认知情况作为切入点,也可以成为确立区域焦点的重要参考。例如,对于澳门,学生认知程度最高的区域印象就是“大三巴牌坊”、“澳门风云”,由此可引申出澳门的经济支柱“博彩旅游业”这一焦点,然后通过探究这一支柱产业产生的原因、影响来开展对澳门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学习,最后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2、构建认知结构,探究焦点

焦点确立后,如何围绕焦点将区域地理的助燃知识串联起来是“焦点式探究”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

以“宝岛台湾”为例,确定“宝岛”这一焦点后,通过探究以下问题来整合主干知识。

①台湾作为祖国宝岛,你觉得台湾的宝藏是什么?(丰富的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

②寻宝之旅——台湾,根据地图简述宝岛的位置并确定旅游范围(台湾的范围)

③宝藏一——阿里山、日月潭(探究“地形的成因,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设问:台湾山脉走向为何是南北走向的?为何台湾多地震发生?为何日月潭附近会建水电站?这反映了当地河流怎样的水文特征?

④宝藏二——樟脑(探究“物产与气候的关系,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设问:为何台湾世界上出口樟脑最多的地区?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何联系?为何火烧寮和高雄的年降水量存在差异?为何阿里山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

⑤宝藏三——香蕉、菠萝、大米(探究“农产品、人口、城市、工业中心、交通路线的分布,地形对上述地理要素的影响”)

设问:描述台湾的农产品分布特点及影响分布的因素是什么?这种因素对城市、人口的分布有何影响?城市与人口的分布与主要的工业中心及铁路线分布有何联系?)

“焦点式探究”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在构建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各种图表文字资料,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使课堂从原本单一的师生关系传递向师生互动、小组互动的多重关系传递。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阐述地理事物”“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3、类比差异,深化主题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包括简要评价区域位置、把握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研究区域发展等。在“焦点式探究”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区域特征相似的区域,通过认识与比较对象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使区域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更加清晰,并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类比分析为例。

①确定比较因素。主要包括两者的自然环境特征(地表形态、气候)、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②找出共性个性。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都存在“水土流失”的环境问题,但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③探究区域发展。在比较的基础上,明确区域的优势与劣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寻找区域发展的方向。

通过区域之间的类比,可以提取出区域特征,明确区域差异,借鉴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通过比较、归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焦点式探究”区域地理应关注的问题及思考

1、设立“焦点”

“焦点式探究”区域地理教学的灵魂在于焦点。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设立的焦点的优劣有关。一般情况下,基于自然要素特征的焦点相对枯燥,难以形成对学生的强烈吸引。而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与环境紧密融合,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由于其独特而更具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借助地域文化润色加工焦点,创造出更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例如,我国青藏地区突出的区域特征是“高寒”,“天路”就是高寒环境下地域文化的体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创设以“天路”这首歌曲作为情境的焦点导入,不仅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而且能进行地域文化的渗透,给相对枯燥的“高寒”焦点注入生机与活力,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参与热情更高。

2、完善知识结构

“焦点式探究”区域地理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以教师为主题的单一讲授;在目标导向上,侧重于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引导,而不是以区域地理知识的获取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问上注重引导性、思辨性,通过围绕焦点的探究促进学生的思考,以“点”带“面”生成对区域的总体认识。相对于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焦点式探究”区域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学习能力,符合中考会考能力考查的要求,但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获取上相对薄弱。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若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能力提升就相当于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预习,如通过填图、画图等形式明确区域的位置、范围;课后整理,如通过绘制区域主干知识网络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构建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好区域地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为地理的会考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叶丽丽,谈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以“青藏地区”为例,《地理教育》,2018年第04期。

[2]熊霞,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探究式地理教学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第35期


网站首页 集团概况 校园快讯 校园视频 招生招聘

集团二维码

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村尾村
电话:0757-82100365
粤ICP备19028034号-1
版权所有©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