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荣获2019禅城区教育教学论文评审二等奖)柳晓丹-小学美术与科学整合观念下 相关课程的开发探讨
2019-11-16 阅读次数:2818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程的发展进程中,相关课程的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已进行了多年。美术新课程中的“综合·探索”领域已成为当下教学中的重点和亮点,本文借此契机致力探讨小学美术与科学整合观念下相关课程的开发,文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疏理历史源头,分析内涵外延,切入对应关系,开发典型案例。

关键词:小学美术、科学、相关课程、整合观念


一、美术与科学整合观念下相关课程的历史背景

近现代由于各类教育的思潮兴起,美术学科的课程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较大,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积极传播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思想。20世纪早期,我国中小学的图画课,均要求学习西方的素描几何画,这是典型的美术与科学整合观念下的新课程。近代的美术学科,更大力推行与“劳技”结合,使美术与“劳技”成了不可缺一的双面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术与科学整合观念下相关课程的开发不断升温,引起了美术教育界众多勇于开拓的学者们积极探索。其中周性茂开发的教学案例研究,阐述了美术教育领地应全面走向综合[  周性茂,激活美术课堂的行动研究,走进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领域[J],中国美术教育,2001年第4期。]。钱初熹在《跨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一文中列举了中小学美术教师运用美术与物理、美术与解剖学相结合的课程开发,进行美术学科探究型教学[ 钱初熹,跨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5期。]。日本的美术教育研究中心提出六年级美术课程中利用角速度和轴时间进行实践摸索,从而观察视觉上的运动变化,这一教学研究很好地开发了美术学科的相关课程。总之,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整合开发新的相关课程已成为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词源释疑

相关课程,是指对几个学科进行协调学习,但它仍然作为独立学科进行教授。美术学科相关课程,是指以美术学科为主体,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领域得到关联,以达到美术学科的学习巩固和建立在另一个领域的学习上。科学(science),是指通过观察、认识、描绘、实验研究和理论解释对自然界进行的研究[ 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等译,武夷山校审,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P227。


参考文献:

1、金伟民,美术与科学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高妍彦,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小学《科学》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物理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地理学等相关科目。文中所提到的整合观念,是指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相互渗透,互生互联的关系。


三、美术与科学整合观念下相关课程的开发探讨

美术与科学整合观念下的相关课程是以美术学科课程为核心,统整科学、技术中的相关知识,以使学生在相关学科知识范围内建立内在的联系。相关课程的开发模式,是以美术学科为主,不断开拓其内容的丰富性。

1、逻辑相关性上的课程开发

逻辑上的相关性,在知识结构中是上位和下位之间的关系,或者是重叠与并列关系。在美术课程开发中, “逻辑相关性上的开发”无疑是一条重要的切入途径。这一方面的开发点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相关点,以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美术工具材质与物理应用的相关性;颜色认知与几何色盘的联系;微观生物中灵动的线条与计算机的刻板复制的线条对比;文房四宝的工艺形成;从几何图形看概括的世界;色彩的重力因素;凹面凸面的变形原理;恐龙化石的地层结构;树叶的肌理观察日志;传统民居构成的历史原因等等。

2、价值相关性上的课程开发

在教育的整体价值观上保持一致性,称为价值上的相关性。其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石,并使之具有显著价值的课程。从切入点上面来看,我们可以从抽象的艺术作品与抽象的数理逻辑相融合,例如:印象派的光学原理分析;穿越时间制约的二维绘画;埃舍尔空间作品之数学模型;波洛克绘画的科学性研究等等。

3、特殊性质的课程开发

在特定的情况下,以美术学科为主体,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师共同完成课程,例如美术教师与科学教师共同合作,根据学生的学情要求进行分工教学,促成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在遇到高难度而且需要深入开拓的课例时,由多位教师共同协力完成教学内容,学生在掌握知识点时能更高效和深入。


四、小学美术与科学整合观念下相关课程的案例探索

岭南版教材《美丽的叶子》

年级:二年级

课时:2个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树叶贴画的方法。

2、通过用剪、拼、贴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热爱生活。

延伸课例教学目标:

1、了解树叶在碳酸钠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2、小组形式进行实验,制作叶脉书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3、提高审美情趣,统整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1、学会拼贴的方法,利用叶片进行想象与创作。

2、了解树叶在碳酸钠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根据步骤制作叶脉书签。

教学难点:

1、运用色彩对比和叶脉的线条走向,灵活地创作动物拼贴作品。

2、实验中对每个步骤的正确把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树叶若干、胶水、剪刀、碳酸钠溶液、烧杯、铁台架、酒精灯、牙刷、玻璃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听一听

1、播放一段森林里小动物的声音?

2、猜一猜有些什么动物?同学涌跃举手。

3、揭开谜底,你发现了么?隐藏在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是由美丽的树叶子拼贴而成。

4、展出各式各样的树叶,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美丽的叶子吧!

板书:《美丽的叶子》

(二)、连一连,看一看,说一说

1、连一连,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连线分组。

(叶子边缘平滑整齐、叶子边缘有细齿、叶子边缘像锯子一样)

2、看一看,请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叶子,小组讨论你喜欢哪一种?

3、说一说,发挥想象力概括树叶的特征,教师总结。

(形式多样、叶脉网状分布、颜色五彩缤纷)

(三)、教师示范,探索制作

1、构思最喜欢的动物,画出草图。 2、选择适合的树叶,裁剪形状。(观察树叶形状像动物的哪个部位,例如圆形的做头部,椭圆的做身体,细长的做脖子,颜色鲜艳的做桂冠) 3、粘贴,可用彩色笔加颜色点缀,制作完成。

(四)、动手练习,小组合作

1、小组讨论,确定你们最喜爱的森林动物。

2、播放轻音乐,多媒件滚动多种动物样式。

(五)、评一评

1、小组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意图。

2、小火车开起来,同学们投票选出最喜爱的作品。


(全体同学休息五分钟)

(一)、展示导入

1、教师展出一组漂亮的叶脉书签。

师问:同学们觉得漂亮吗?学生回答。

师问:这可是老师亲手做的,同学们你们也想拥有这么漂亮的小书签吗?学生回答

2、观看视频,了解制作步骤

师问:同学们这视频上的步骤每一步都不能少,你们看懂了吗?学生回答。

(二)、展出器皿工具,详细讲解工具如何使用和注意事项

(酒精灯、烧杯、铁台架、碳酸钠溶液、牙刷、玻璃板)

注意讲解碳酸钠溶液有腐蚀性!

(三)、教师示范制作叶脉书签,学生座位上观看

步骤:1、酒精灯煮沸百分之10浓度的碳酸钠溶液。2、把洗净的叶子放入溶液中,用镊子轻轻翻动。3、煮沸几分钟后把叶片捞出,放入清水洗净。3、把叶片平铺在玻璃板上,用牙刷刷掉叶肉,留下清晰的叶脉。4、待半干半湿时涂上喜欢的染料颜色。5、在叶柄上系上一根彩色丝带,叶脉清晰、色质艳丽的叶脉书签制作完成了。

(四)、小组实验,教师在一旁辅导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旁边指导,分组实验,教师轮流指导)

(五)、作品展示

1、展示用树叶拼贴成小动物的作品

2、展示通过实验制作出来的叶脉书签

(六)、拓展

让我们共同爱护大自然,保护森林和小动物。


五、结语

小学美术与科学整合观念下相关课程的开发研究,众多学者和教师们一直在前赴后继地积极探索,从分科教学到综合教学是一条长期不断试错不断修正的道路,也正是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1. 周性茂,激活美术课堂的行动研究,走进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领域[J],中国美术教育,2001年第4期。
  2. 钱初熹,跨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5期。
  3. 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等译,武夷山校审,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P227。

参考文献:

1、金伟民,美术与科学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高妍彦,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该论文荣获2019禅城区教育教学论文评审二等奖)



网站首页 集团概况 校园快讯 校园视频 招生招聘

集团二维码

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村尾村
电话:0757-82100365
粤ICP备19028034号-1
版权所有©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