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荣获佛山市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论文评比一等奖)——浅谈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东方村尾学校:王哲君
2021-11-22 阅读次数:2399

浅谈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提供教学支架、提供什么样的支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学习应该引起地理教师的思考和探究。本文以湘教版七、八年级地理为例,初步探索支架式教学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

关键词:支架;初中地理;教学

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学习过程并非信息简单的输入、保存、提取,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信息在没有经过学习者主动建构之前,是混乱、散杂、缺少关联的,只有学习者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包括已有的社会经验、知识结构、认知模式等,信息才能内化成知识,而教师提供给学习者一定的引导,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一 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促进“以学生为中心”地理课堂的建设。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不仅具有自然理性,还具备人文理性,要求具备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况、综合分析、对比评价等等。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地理知识不好理解,学习难度较大。本文笔者结合自身近年地理教学体会和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理解,从教学实践操作的角度,谈谈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应用,抛砖引玉以求开阔地理教学实践。

二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一)支架设计的高度

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指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给学生呈现一个短暂的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的说明。这个概括性的说明或引导性材料用简单、清晰及概括的语言介绍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并说明它与哪些旧知识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种策略也是促进学习迁移的一种有效策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可利用的固定点。同样,支架的建立也要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等导致学生现有认知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理教师在搭建支架时要注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和支架的适应性,支架应该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即唤醒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学习有关的旧知识经验,增强旧知识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以此促进学习迁移。还可将抽象的问题、任务进行分解,一步一步的搭建支架,将学习者逐步引向更深的理解,更高的认知程度,层层推进,循循善诱。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5章第二节“中国的地域差异”知识时,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陆空间跨度很大,学生的不可能都有接触或了解,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搭建支架,第一个支架可以是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第二个支架可以将这些地理景观资料按经度方向、纬度方向进行展示或者让学生自己将这些打乱的图片放置在相应的区域,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从而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与规律。但若到了会考复习阶段,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这样的支架就就显得“低”了,需要设置更“高”一些的支架,比如设置一个讨论支架“西北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到地理环境地带性特点决定的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但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特点也可以使得部分特殊地区能够发展种植业,进而共同探讨出西北农业发展的特色道路。这样在一个较高的支架帮助下,复习巩固了已有知识,达到了新的认知高度和思维层级。

(二)支架的呈现方式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教师在搭建支架时应该利用多种支架辅助教学。采用哪种支架需要地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决定,当涉及地理空间位置时,可采用图表支架;进行探究讨论时可采用问题支架;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义务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也应该立足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巧用生活情境支架。具体支架如下:

支架

类型

支架应用

设计意图

实验支架

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模型;手电筒打光演示地球自转;制作等高线山体模型。

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图表支架

等高线地形图;世界大洲、海洋、陆地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图;城市乡村景观图。

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动画支架

地球公转动画图;等高线绘制原理动画;大陆漂移动画;板块运动演示动图;降水类型演示动图。

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较为抽象的原理和现象。

问题支架

如何证明地球的一个球体?为什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地球公转、自转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地理现象?

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氛围。

情感支架

感悟科学家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通过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构建情景,激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三)支架的搭建时机

当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助于他们进步的支架后,则应考虑适时退出。但当学生遇到新知识时,仍需要利用自己背景知识或教师提供的支架来构建起自己的新知识,完善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需要师生互动过程中数次搭建、退出支架,随时为学生留有探索、学习的空间。支架再建的过程同时需要依赖学生课堂上新建起来的发展基础,或通过教师设置的“设置疑问——探究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情景过程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将降水分布规律呈现给学生,再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旧知识去分析成因,而是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思考,同伴互助,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三个步骤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总结。

(四)支架的艺术性

教学支架要具有艺术性。它体现在教师设计的支架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近,支架本身没有理解难度,甚至具有趣味性;也体现在支架确实能引导学生顺利通过其最近发展区,而不是徒增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些情感性支架的设立,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还体现在支架要随时间、空间而生而灭,当支架撤离的时候,学生能够独立的学习。

三 小结

支架构建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支架的构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搭建脚手架,必须是建立在对学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科学的诊断上,真正了解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过程,选择好适应学生学习的支架,并能够实时动态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支架的“材质”、搭建方式和搭建时机。教师要关注教学细节,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使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地理课堂教学研究——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J]. 张丽珏.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06)

[2]杜军.“支架式”教学应重视“脚手架”的搭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4):51-53.

[3]肖成燕.初中地理支架式教学的应用和策略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4):16-17.

网站首页 集团概况 校园快讯 校园视频 招生招聘

集团二维码

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村尾村
电话:0757-82100365
粤ICP备19028034号-1
版权所有©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