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此论文荣获佛山市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论文三等奖)数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招楚莹
2022-01-11 阅读次数:1611

巧问妙答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摘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此可见质疑就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提问在课堂中起着激情趣,导思维的作用,善于教者,必善问,教师何时何处问什么,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关键字】问题  有效  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提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的艺术,教师才会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功能,焕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行为,从而让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走向优质高效[1]。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比较随意,不能把握提问的机会,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或者提问的价值不高;对生成性问题缺乏先入为主的认识;甚至当学生已经回答的很全面时,仍然不停重复的问其他的学生,这样的情景屡屡出现,导致课堂出现“低效提问”的现象。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呢?

一、  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应该是有趣的,语言和内容应该是童趣的。首先,语言要简单明了。其次,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情节相当有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是这样做的:先利用学生喜欢猜的谜语“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引入三角形,再让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三角形的特点,接着出示一组凌乱的三角形,并且提问:“看到这么多的三角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它们做些什么?”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发言:这些三角形太多了,太乱了,我真想给它们分分类!这种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索和学习的状态。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我将看到的《孙悟空喝牛奶》的故事,运用到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路上,经过一片沙漠,又累又饿,不久看到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想喝,但是这户人家的主人却出了一个难题给他:倒了一杯牛奶,先喝了1/2,接着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全喝下,问:“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将学生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们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只需要计算所加入水的总量就可以了。而所加入水的总量是1/2+1/3=5/6(杯),喝的牛奶是1杯,所以应该是喝的牛奶多。

二、问题的呈现应该能激起学生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对问题一定要有一定的思考。问题向学生提供了一个问题情境,这一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组合、思考,以激活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成功的答案组合到认知结构中,然后应用与手边的问题或同类问题的新的陌生的例子解决问题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因此问题的设计要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2]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将问题,也将学生分成了小组方便讨论,可是问题一提出,就急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对于那些不能回答或者不能完全回答的问题,就马上请另一个同学来回答,直到答案是正确的。可想而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也忽视了对学生的鼓励、引导和启发。而有的老师就处理的相当不错,记得在不久前听的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上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时,当学生在回答“将一个图形按1:5扩大或按1:5缩小”是否能画出,学生先是异口同声的回答:能!教师并没有着急,又问了一遍是否都能画出?学生回答的声音比刚才小了一些,有些同学似乎在犹豫,到底能不能画出来?为什么1:5既是扩大的比例又是缩小的比例呢?虽然课堂剩余的时间不多,但是该教师并没有着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不慌不忙的引导和启发着学生根据比的含义来理解该句话,他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终于有一位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也阐述了他的理由,慢慢的其他的学生大都能理解了,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一池水,知识的涟漪扩散开来,问题迎刃而解。对比之下,该教师充分展示了他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他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真正的放开手让学生去思考、去经历、去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问题要有一定的现实性。

现实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内容的现实性。问题的内容既要学生熟悉,又要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记得几年前的一次春晚上的一个小品,说有的小学数学题出的简直有毛病,当时哈哈一笑,现在想来说的一点都没错:给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洗澡盆加水(知道它的长、宽、高)。已知圆形进水管截面半径,浴缸底部有一个方形出水口泄漏,正方形的边长已知。问:给浴缸注满水要多长时间?这样的问题缺乏实际的背景,“人为”的痕迹过重,想象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有谁是这样放洗澡水的?真要灌水还不先把出水口堵上?很明显,脱离现实的数学是乏味的。其实,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一个家庭储蓄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家庭每年的收入和支出的数量已经确定了,家庭要存多少时间才能存到一笔钱”。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多。

在学习了如何解列方程组之后,你还可以给出一个实际情况,在一家商店里,一个顾客和一个售货员的对话。

顾客:我买一盒饼干和一袋牛奶。(递上10元钱)

售货员:店员:买一盒饼干可以花10元,但是买一袋牛奶就会少花一元。我们今天打折,我给你买的饼干打八折,买两件,我给你8角。(一盒饼干是整数元)

根据对话内容,你能知道饼干和牛奶的价钱吗?

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热情的同时,也成功的解决了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问题要有开放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设计要有弹性,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3]。例如:在四年级的图形组合教学中,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老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不同颜色的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吗?遇到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就会豁达发挥想象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4]

再如:在我们教学《角的认识》时,我经常会提这样的问题:猜一猜黑板面上的直角和书本面上的直角哪个大?放大镜能放大很多东西,它能放大角吗?

又如:在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时,又会提这样的问题:1千克铁和1千克的棉花谁重?

……

实践证明,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提问是通过巧妙的启发式提问,使学生产生怀疑,引起积极的思考。思考是学习的源泉,是启迪知识的钥匙,是交流智慧的桥梁。在动态形成的课堂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和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邵祝会.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与技巧[J]. 中外交流, 2016.

[2] 孔企平. 新课程标准中"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J]. 江西教育, 2003(Z1):50-51.

[3] 白玛多吉.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4(9).

[4] 梁连连. 浅谈如何运用有效的提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4(2X):163.

(此论文荣获佛山市教育学会2021年度学术论文三等奖)

网站首页 集团概况 校园快讯 校园视频 招生招聘

集团二维码

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村尾村
电话:0757-82100365
粤ICP备19028034号-1
版权所有©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